一、黄原酸盐
黄原酸(R-O-CSSH)本身是一种不安定的无色或黄色的油状液体,微溶或难溶于水,分解时可能引起强烈的爆炸。但它们的碱金属盐类却是相当安定的固体。钠盐易潮解生成二水合物,钾盐不潮解。都易溶于水、酒精及丙酮。
黄药在复杂多金属硫化矿浮选中的捕收性能,就一般说,分子中的碳链愈长,其捕收作用也愈强,与此相反,短碳链的黄药选择性强,长碳链的黄药选择性差。例如,乙基钠黄药的选择性最强,异丙基钠黄药在国外由于生产成本低,捕收力和选择性都比较好;应用也最广。异丁钠黄药成本也较低,捕收力更强。戊基钾黄药捕收力最强但选择性也最差,常将黄铁矿一起捕收上来,除非再添加适当的抑制剂。黄药一般的给药浓度为10~20%,避免在强酸性矿浆中使用,防止黄药分解。黄药的一般用量为23~90克/吨矿石。
常用黄原酸钾钠盐的溶解度及润湿接触角数据列于表1。
二、黄原酸酯类
黄原酸酯类的特点是性质比较稳定,可以真空蒸馏;常温下为油状物,不溶于水,一般添加在球磨机中使用,是铜矿物的有效捕收剂,在添加石灰的矿浆中也是锌的良好捕收剂。不捕收黄铁矿。常能提高硫化矿中金、银的回收率。常见黄原酸酯类见表2。
商品名称 |
R |
M |
溶剂 |
每百克溶剂溶解的克数 |
润湿接
触角, | ||
0℃ |
35℃ | ||||||
正丙基钾黄药
正丙基钾黄药 |
n-C3H7— |
K
Na |
水
水 |
43.0
17.6 |
58.0
43.3 |
68 |
|
异丙基钾黄药
异丙基钾黄药 |
i-C3H7— |
K
Na |
水
水 |
16.64
12.1 |
37.15
37.9 |
|
|
正丁基钾黄药
正丁基钾黄药 |
n-C4H9— |
K
Na |
水
水 |
32.4
20.0 |
47.9
76.2 |
74 |
|
异丁基钾黄药
异丁基钾黄药 |
i-C4H9— |
K
Na |
水
水 |
10.7
11.2 |
47.67
33.37 |
78 |
|
异戊基钾黄药
异戊基钾黄药 |
i-C5H11— |
K
Na |
水
水 |
28.4
24.7 |
53.3
43.5 |
86 |
|
正丙基钾黄药
正丙基钾黄药 |
n-C3H7— |
K
Na |
丙醇
丙醇 |
1.9
10.16 |
8.9
22.5 |
注:甲基黄药触角为:50,乙基黄药为:60,正已基黄药为:一,十六烷基黄药为:96 | |
异丙基钾黄药
异丙基钾黄药 |
i-C3H7— |
K
Na |
异丙醇
异丙醇 |
|
2.0
19.0 | ||
正丁基钾黄药
正丁基钾黄药 |
n-C4H9— |
K
Na |
丁醇
丁醇 |
|
36.5
39.2 | ||
异丁基钾黄药
异丁基钾黄药 |
i-C4H9— |
K
Na |
异丁醇
异丁醇 |
1.6
1.2 |
6.2
20.5 | ||
异戊基钾黄药异戊基钾黄药 |
i-C5H11— |
K
Na |
异戊醇
异戊醇 |
2.0
10.9 |
6.5
15.5 |


[next]
四、硫代氨基甲酸酯类
黄原酸分子中的氧为氮原子置换,即构成硫代氨基甲酸酯。它们是一类优良的黄药代用品,选择性比黄药高,用量低(5~20克/吨),在酸性矿浆中使用也不易分解。详见表3。

黑药是硫化矿的优良捕收剂,其重要性仅次于黄药,它包括甲酚基黑药与醇基黑药两大类。与黄药比较,甲酚黑药在碱性矿浆中不易浮黄铁矿、磁黄铁矿及未活化的闪锌矿;甲酚黑药在酸性矿浆中稳定,在此条件下黄铁矿也同时浮起。此外,甲酚黑药的铵盐起泡性较弱。醇基黑药在碱性矿浆中也不浮黄铁矿。其中,钠黑药、208#、211#、238#黑药不易浮方铅矿,因而它们也是铜’ 铅分选的良好选择性捕收剂。表4列出了常用黑药类药剂。[next]
表4 黑药类药剂

免责声明: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,为了传递信息,我们转载部分内容,尊重原作者的版权。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,并非商业用途。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。